首页行色频道行记 > 尼泊尔:神与人共存的心灵净土

尼泊尔:神与人共存的心灵净土

摄影之友
图:朱庆辰 文:李少白
高健
2011-11-25


在物质社会日益繁盛的今天,太多的人内心正逐渐被物欲所压迫和填塞,太多的人为了利益拼装出笑容,迷失了很多。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找到了真实和快乐,这个物欲空间和快乐之间的方程式,也许看到这些照片,我们会从中找到答案。

尼泊尔,是用来行走的。一步一步,只有和土地最坚实的接触,才能走入这片神与人共存的心灵净土,不断节省物欲空间,快乐才会自由地放大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地的古老小王国,以别具一格的东方文化著称于世,被喻为“众神之寓所,上帝之王国”。然而,没有奇峻山峦唯美画面的一味呈现,也没有宫殿和廊宇的恣意渲染,更没有对当地人生活阴暗面的无情裸露,在摄影师朱庆辰的镜头里,看到的不是贫穷,更多的是快乐。

作为有多个知名头衔的商业精英,朱庆辰最钟爱的还是摄影师这一称谓。当初因痴迷于摄影,为攒钱购买摄影器材而下海经商;公司经营有方,虽拥有了理想的摄影器材,却因业务日益繁忙,而让心爱的摄影器材尘封,越来越远离自己摄影梦想。突然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联。直到下一次会面,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传说中的“众神之寓所”的地方。





走进尼泊尔

聊起这次的不辞而别,朱庆辰说他去尼泊尔进行了一次无目的旅行。

这种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背后,其实是他对日益繁忙紧张的都市生活的一种排斥,一种城市物欲压力的短暂解脱。为了放松身心,寻找快乐,朱庆辰走进了尼泊 尔。正如他所说,尼泊尔,是用来行走的。一步一步,只有和土地最坚实的接触,才能走入这片神与人共存的心灵净土。也因此,才能真正理解和找到快乐的真谛。 这样的所感所悟,仿佛回到30年前的生活,就像那时年少的他和奶奶坐在胡同里。



#p#



大人们在午后斜阳的温暖下,家长里短,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和磨刀剪子挑不时地走过,每到做饭时间又各自回家,知足而快乐。当时他虽然只 是听着、看着,跟着,仍未懂世事,却绝不是一个旁观者。凝固着岁月流光的温馨,童年的快乐记忆深深地印记在脑海中,和今天尼泊尔照片所呈现的感受惊人的相 似。也许对快乐的感悟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只要简单而知足,上天就会带来一种赐福吧。



尼泊尔,是用来行走的。一步一步,只有和土地最坚实的接触,才能走入这片神与人共存的心灵净土,不断节省物欲空间,快乐才会自由地放大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地的古老小王国,以别具一格的东方文化著称于世,被喻为“众神之寓所,上帝之王国”。然而,没有奇峻山峦唯美画面的一味呈现,也没有宫殿和廊宇的恣意渲染,更没有对当地人生活阴暗面的无情裸露,在摄影师朱庆辰的镜头里,看到的不是贫穷,更多的是快乐。


#p#



作为有多个知名头衔的商业精英,朱庆辰最钟爱的还是摄影师这一称谓。当初因痴迷于摄影,为攒钱购买摄影器材而下海经商;公司经营有方,虽拥有了理想的摄影器材,却因业务日益繁忙,而让心爱的摄影器材尘封,越来越远离自己摄影梦想。突然有一天,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下一次会面,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传说中的“众神之寓所”的地方。

修行之旅


怀着这样的目的,自打第一脚迈入这片土地,朱庆辰的身可以说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而此时的镜头也绝非远景,抑或俯瞰,而是一次次的近景甚至是微距。这一点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些照片的技巧,而是角度。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取景摄物,在他的镜头下,一个个画面鲜活而生动。在尼泊尔,不仅神与人共存,人和动物甚至包括自己的工具都一样友好共处。不然,大象累了,怎么会把鼻子放在车身上歇会儿;冷了,把鼻子伸到发动机车箱里取取暖呢?听他讲来都兴趣盎然,更不用说看到照片了。说到流浪汉,在今天发达社会,我们的认知都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而在尼泊尔,在每个人心中,尼泊尔就是自己的家。地是床,天是被。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享受快乐的阳光。这样的图片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这样的照片背后是尼泊尔人乐天知命的天性使然。


尼泊尔门户开放后,外面世界的精彩伴随着各种物质利益也日益侵蚀着尼泊尔人的生活,这个小而好客的文化古国国民快乐的情绪到底能维持多久,翻阅这些照片,没有给出答案。但我相信,朱庆辰的内心一定心有所向。


养手、养眼、养心,是摄影界同行经常提到的三个词,也是一个作品层次的三个阶段。养手,需要技巧;养眼,依靠经验和阅历;而养心,则是境界,需要你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执着感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