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头条 > 镌刻历史的小街——北京东交民巷

镌刻历史的小街——北京东交民巷

色王子
guxuechang
2007-09-20

初升的朝阳透过参差不一的建筑,斑斑点点洒在这条狭长的街上,似历史走过的足迹。街上清寂少人,偶有汽车擦身而过,驶向街的另一头,汇入茫茫城市中。

现在的东交民巷,听不到喧嚣声。而掀开尘封的历史,发现这里曾经交错着各种声音。

元代,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大都城南郊,因为北方人习惯称南方的糯米为江米,所以将卸放之地取名江米巷。明永乐十七年(1419)拓北京南城,将该巷划入内城。正阳门的棋盘街把江米巷分为东、西两段,其东称东江米巷。后来,这里渐渐成为各国使节、商务机构的下榻之所和暂驻地,循意更名为东交民巷。明永乐五年(1407),官方在玉河桥西设四夷馆,主管少数民族往来及相互贸易事宜;明正统七年(1442),于玉河西堤建房150间,供各方使臣住留;清初改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将四译馆并入礼部会同馆,称会同四译馆,负责接待国内少数民族及外国来朝的使节,以及语言文书的翻译事务。

据《顺天府志》记载:会同四译馆凡八馆,曰西天、暹罗、回回、高昌、八百、西番、缅甸、百译,并设译字生。其外有朝贡使人之公馆,一在宣武门内京畿道胡同,一在宣武门外横街,一在东江米巷御河桥。

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领庞大使团来到北京,就住在会同四译馆里。他们希望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进而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大清皇帝乾隆仗****国威,傲慢地要求马戛尔尼下跪,后者怏怏而去。不可预知的是,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清政府制定一系列外交政策时,首先要看东交民巷的脸色。

明清两代,东交民巷是朝廷“五朝六部”所在地,衙署、府第、祠庙甚多,设有吏、户、礼、兵、工各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鉴驾库、翰林院、王府、达子馆、会同四译馆、贤亲王祠、庶常馆、高丽馆、高墙和太仆寺,肃王府、詹事馆、纯公府、堂子、荣公府、户部银库、经板库和昭忠祠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初。1860年前后,各国纷纷在华派使设馆,也都在东交民巷一带,与衙署民居互相杂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其后签字的《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左右之地,东长安街以南,崇文门内大街以西,前门东城根以北,正阳门至棋盘街以东的大片地区,无论衙署民居还是祠宇,均圈入※※界,设铁栅,筑炮垒,置警署,俨若“国中之国”,四周并留空地以备守望。各使署分地而居,兵营也各附于左右,银行、商店林立,清政府无权过问,罕为异观,实为外交史之大耻。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东交民巷※※界,洗去国耻。

北京(502)
东交民巷(1)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