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头条 > 冰河徙步 穿越拉达克

冰河徙步 穿越拉达克

无忌投稿
木须龙
Anakin
2009-10-19

  在欧美国家享有盛名的,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拉达克——冬季探险,据当地人说这是第一次有中国女人走到这里。

 

  本来以为一切都很容易,谁知在机场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托姆和埃木克,眼看越来越接近我们下一班机的时间,托马斯在候机室开始坐立不安,原以为火车晚点在印度是常事,没想到飞机晚点也是常事,好不容易等到他们的飞机降落,切等不到他们的人出来,我们在外面真是望穿秋水,我们知道他们在等行李,大概他们也不知道时间的紧迫性,所以就慢慢来,我看到有人进去取行李的地方,我就叫托马斯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托马斯说怎么能进去呢,那是工作人员才能进的,的确在别的国家这是行不通的,但是这里是印度,印度奇就奇在在这里什么事也能发生,又等了十分钟,眼看还有40多分钟我们的下一班机就起飞了,我催托马斯试试,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他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嘿嘿,既然畅通无阻,这样很顺利他找到他们,然后匆匆忙忙我们赶到别外的一个机场,好在这是印度,所以司机飞快的把我们送到国内机场,到了机场离飞机起飞还有20分钟,而一般30分钟前就不再换登机牌的,在这里他们既然还是给我们换,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这边的飞机也是晚点了,真是虚惊了一场,看来在印度旅行还要有一颗良好的心脏才行。

 

Chadar.zanskar river chadar(当地人称为Chadar)。赞斯卡勒江,冰河徙步

 

  飞机徐徐降落,因为天气不是很好,只看到浓浓的雾弥漫在空中,把所有的雪山都遮住了,没有看到特别壮观的景色,所以在我踏入拉达克时,我对拉达克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我是通过托马斯认识拉达克的,在德国时就常常听托马斯说起拉达克,他总是说拉达克到了夏天是多么多么的美和他在拉达克徙步冰河的历险故事,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跟他去探险,那时对拉达克也没有什么认识,只知道是印度最偏远的一个地区,生活习俗,地理文化跟印度完全不同,这些还是托马斯告诉我的,那时对拉达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也没有去找有关拉达克的资料来看,事实上那时我还没有去过印度,也不知道印度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国家,所以也谈不上去比较它们是怎么个不一样。在去印度前在书城买了几本有关印度的书,只有一本书提到过拉达克这个名字,只说那是徙步的地方,估计作者本人也不是很清楚拉达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而我买的那本走遍印度里连拉达克三个字都没有提到过,只在印度地图上找了半天才找到,很不起眼,而这个拉达克既然是在国外都是非常有名的。当托马斯知道我的自助游的书里既然没有拉达克时,他那个惊讶,想都没有想他就说你那书也太差劲了,连拉达克都不提,还留着它做什么丢了算了,好狂的口气,不过足以见得拉达克在他及西方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拉达克(Ladakh),名取自藏语,“拉”(La)在藏语里是指“山口”(mountain pass),拉达克地居世界屋脊之上,也被称为“山口之国”。由于高山耸立,群山环绕,境内的山路盘绕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地带,必经多个特高海拔的山口,因此而得名。

  拉达克是印度北方的一部份,是克什米尔(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东部范围内以列城为中心的一个地区,位于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居印度河上源的支流JHELUM(杰鲁木,杰赫勒姆)河切割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形成的一条狭长而封闭的山谷,山谷两侧落差高达数千公尺。

  拉达克全境多山,大部份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作为屏障,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国和克什米尔之间的乔戈里峰海拔8126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西段,东临西藏高原,与西藏阿里地区毗连。西边和南边与喜马拉雅山脉接壤,南方邻近是巴基斯坦。13个山峰超出6,000米,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为查谟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境内山高水深,现已有公路和铁路与外界联系。海拔3500米的首府列城是拉达克最低的地方。

  拉达克气候干燥,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气温自南而北递降,查谟1月平均为14℃,列城在0℃以下。夏季最高温度可高达38度,入夜后可降到7度左右,冬天天气寒冷,平均气温零下25度左右,最冷时会到零下30度,即使是在列城也会降到零下20度,拉达克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使得太阳的热量更为强烈,这便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人坐在太阳下,而把脚放在阴凉处,有可能会同时出现中暑和冻伤的现象。

 

 

 

 

  (所以每年的9月至來年的6月,拉达克可以说完全与世隔绝,列城是拉达克的唯一与外界的联系。拉达克的水源来自冬天的积雪,喜马拉雅山北部的积雪和冰川在春夏季融化后流入drass,zanskar和suru河谷,解决了拉达克的用水问题,而冬天的用水主要是政府提供。(北有喀拉昆仑山脉作为屏障,东临西藏高原,西边和南边与喜马拉雅山脉接壤,海拔3500米的首府列城是拉达克最低的地方。

  拉达克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同属藏语系的拉达克人民,其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宗教信仰等,与西藏文化一脉相承,大部份是佛教(90%),素有“小西藏”之称,也被世人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海拔3500米的首府列城是拉达克最低的地方,列城机场是拉达克的唯一与外界的唯一联系。每年11月到4月,除了飞机,陆地交通几乎断绝,一般没有游客。

 

 

  1947年拉达克曾禁止国外人士进入,直到1974年印度政府才又开放拉达克为观光区,游客可以正式到拉达克旅行,每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拉达克徒步游客,夏天没有雨季, 大部份的游客在夏天到拉达克,徒步和攀岩和划橡皮船(筏运)和骑山地车。

  开始三天我们只是为了适应高海拔的拉达克,我们到周边的一些地方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大家都没有高原反应,托和埃木克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除了背着自己的大包去爬山外,还走的超级快,我没有包背,已经累得半死不活得,一下子我们的距离就拉开了,我甚至偷偷地问托马斯,我倒底能不能走得了Chadar,他们都那么棒。他安慰我们,这次Chadar要大家互相帮助,只是凭着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

 

 

 

  在冬天山路被冰雪封住,交通继绝。数百年来如当地人想从一个山谷到另外一个山谷,只能通过结冰的zanskar河走向另外的一个山谷及寺庙,这个徒步的过程当地人称为chadar,在遥远的艰苦跋涉中,人们只能住在洞穴中,天气随时都在变化,危险无处不在,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近年有少数的西方游客慕名来到冬天的拉达克Chadar,为的就是挑战自我。

 

 

  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Chadar,我跟托马斯是从印度的最南方过来的,只在德里停留了一天的时间,为了托和埃木克,从南方30多度的热带地区一下子来到了寒冷的拉达克,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女孩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跟着他们三个体力超级旺盛的德国人在一起,对于这次Chadar,我只能勉强保证我自己不拖大家的后腿。

 

 

 

  我们的团队一共五个人,其中一个为背夫Namgyal,事实上Namgyal只是帮我们开路和做饭,不帮我们背东西,托马斯跟他走过两次,Namgyal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很负责,据他自己说他已经走过100次Chadar了,Namgyal走得飞快,在看不到尽头的冰河上,一会就看不到他的影子,托姆和埃木克也都是沙场老手,他们有着丰富的户外登山经验,托姆曾今在野外徙步过两个星期,也是攀岩的好手,埃木克登过6000米以上的雪山两次,托马斯独自走过Chadar 两次,有着丰富的经验,是我们的专业指导。我虽然有着十年的独自旅游经验和走过尼泊尔安纳布尔纳大环线和埌塘徒步,也PASS过5400米的雪山,但是那些都是在非常安全的条件下。所以托马斯把我列入了特别照顾对象里,每个人除了得背上自己的东西,还得背上一些共用食品,我也不例外,托马斯总是把最重的东西放在他那里,我的背包虽然也鼓鼓的,不过里面都是快食面和我的衣服。后来我偷偷提了一下托姆和埃木克的背包,也很重,可见他们的体力之强壮。

 

 

 

  我们的团队比较特殊,我们除了Namgyal没有请别的背夫,通常走Chadar的都会请背夫,因为天气很冷,背夫自己也要背自己的东西,所以常常是一个人的东西要请两到三个背夫。我们除了背自己的东西外,托马斯还做了两个简单雪橇来拉我们的粮食,没想到这两个雪橇还真是很管用,大大节省了我们的体力。

  Chadar的魅力在于,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危险却无处不在,沿着河谷可以看到无数壮观的景色,而且没有一处是重复的,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车子开到Chiling就不能再开了,大雪把路都封死了,我们从公路走到河边,大家都已经兴奋得不行了,才第一天开始,我就开始担心我的相机电池和数码伴侣不够用,因为在寒冷的地方,电池也特别耗电。

  我们穿上了带有钉的冰靴,这样就可以在冰上行走自如,在冰河上行走,我还是第一次,而且这次的行走要长达十天左右,河的两边都结了冰,地方厚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冰河上行走最忌讳的就是大步流星的行走,因为冰的下面就是水流很急的河水,水冰冷刺骨,如果一不小心掉进去就会有生命的危险,就算没有危险,也会拖了大家的时间,河里的水,一打上来,不到两分钟就结了冰,想想我们可是在零下30度的地方行走。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根棍子,用棍子敲击冰面,从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冰的厚薄,通常发出沉闷的声音的就是厚冰,轻脆声音的就是薄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为防万一。

  托马斯犯了一个大忌,他把他的鞋给了我,自己的穿了新靴,才开始走一个小时,他两只脚的脚后跟就磨起了两个血泡,我把身上的创口都给了他,也起不了作用,不到一会,他的伤口就开始扩大,不到半天就是鸡蛋那么大,血淋淋地,看着就吓人,好在托带了特别的创口贴,不过只能是暂时缓解一下痛苦。

 

  

  开始几天我们没有走得太快,所有徙步这条河的人都要在河的两边找可以住的洞穴,洞穴并不是到处都是,有些洞穴已经常年有人搭蓬,因为我们人少,所以找住的地方也比较方便,洞穴已经有人把边上用石头围了起来,已防寒风吹入洞内。

  每次把装备放下后,大家就各自忙开了,我清理洞穴里的石头,托马斯去河里打水,水打上来不到一分钟就结了一层冰,Namgyal手脚很麻利地生火和面,托和埃木克不紧不慢地坐下来记日记。

 

 

 

  因为天气很冷,我们自己背的防寒的衣服就一大堆,所以食物方便我们就比较简单,主食常常是面片和面条,还有青稞面粉,还有一些咖啡和干果做为零食,我们准备了十天的粮食,在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我们找了一个地方把回来的粮食藏了起来,这样就可以不用背着来回地走,很多团队也都是这样做。

  我们四人都是摄影爱好者,吃饱喝足后,就各自拿着相机兵分四路各自去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晚上吃完晚餐大家都挤在一起烤火,因为冷,也为了节省柴火,我们通常八九点就开始睡觉。

 

 

 

  我们没有带帐篷,只带了防潮垫和睡带,托马斯为了照顾我们,他和Namgyal 每次都睡在风口边,托、埃木克和我睡在中间,埃木克怕冷,晚上睡觉时她把所有的羽绒服都穿上,连手套脚套都是羽绒的,把自己裹得跟个大棕子一样,钻进睡带里连动都动不了。

  我没有带太多的东西,每次睡觉前我都到火堆前把手脚烤得暖暖地就一咕溜地钻进睡带里,晚上是一点水也不敢喝,担心晚上起来上厕所,其实在野外反而比在客栈上还好,没这么冷。当地的人就带着一个普通的厚睡带和衣而睡。我睡前把睡带捂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鼻子在外面呼吸,到了半夜就把我热醒了。

  每天早上起来时,大家在收拾睡带时,Namgyal就已经煮好了茶和咖啡,在准备早餐了。咖啡和快食面是我们主要的早餐,简单快捷,能吃上热乎乎的面条是在这个严寒的天气里最幸福的事。

 

 

  在Chadar中,最担心的事就是掉到河里,有些地方冰比较薄我们需要攀登一些岩石,有些地方攀登不了,只能小心翼翼地沿着前人走过的结实的冰慢慢走,有些地方沿着岩石冰只结了不到一半宽,只能容得下一人过去,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背着自己的大包,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很前挪动,我和托姆不太会游泳,有些地方真地很担心掉到河里。惊险的时刻在整个Chadar中总有几次发生。

  有次河里的冰太薄,我们只能攀登到离河几十米高岩石上面去,从岩石往一条细小的路要走到另外一头,路很窄,几乎容不下两只脚并排放着,左边是岩石,急流的河水,有时背包碰到左边的岩石,常常担心自己会掉下去,低头往下看,风景很美,不过却无心欣赏,小心地慢慢象前挪,埃木克好象看出我有些紧张,她好心地叫我放松慢慢地,又教我怎么走,搞得我更加紧张起来,她越是说,我就越是紧张,最后吓得我无法挪动我的脚步,站也不是蹲也不是,眼泪就掉下来的,已经过去的托马斯和南嘎马上跑来帮我,还是南嘎比较有经验,他叫大家都不要说话,让我做下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下来,直起腰自己慢慢走过去,他伸出手在能接到我的地方,拉着我慢慢走下去。

 

 

 

  当天晚上,我们住的洞里也有一批当地人,我们到时,看到他们正在拿着一条条的结了冰的衣裤在烤火,原来其中一个掉到河里了,大家为了救他,都跳到河里,这么冷的天气他们一上岸,全身的衣服就马上结冰,也只有当地人才有这个耐寒的能力,我们都庆幸自己没有掉进去。尽管他们今天遇到这样的事,大家还是高高兴兴地在聊天说笑,这就是拉达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放松自己,让自己快乐。

 

 

 

  要走到Lingshed寺庙要走六七天左右,这也是通常徙步Chadar的终点站,我们走到一半多时会把回程的食物藏在一些高点的岩石里。这样可以减轻负担。Lingshed寺庙只能住男的,女的要住到另外的尼姑庵去,这次因为河水结冰不够厚,我们不有去Lingshed. 只到了最近的一个村庄。住到当地人家里,是了解拉达克人最好的方式,通常游客都会得到他们热情的招待,为了节省他们的柴和食物,我们还是自已做饭,早早回到睡带里是节省柴火最好的方式。为期十天的Chadar,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及严酷。

  托马斯每次走完Chadar,总是会跳到冰冷剌骨的河水里,泡上一两分钟,他说是为了下次走Chadar的好运。

 

印度(46)
徒步(29)
拉达克(2)
喜马拉雅山脉(4)
昆仑山(18)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