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头条 > 持摄影机的人——大理群访节选

持摄影机的人——大理群访节选

无忌特稿
张海律
王江
2010-08-13

        热热闹闹的2010大理国际影会已经过去了,以下七位摄影家或策展人都为本次影会献上了精彩的视觉盛宴,下边的文字是对他们访谈的节选,简短的话语也能勾勒出他们摄影观艺术观的一个基本面貌

 

   

奚志农

 

  奚志农(大理本地人,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野生动物专题展策展人)

  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在国际上肯定没什么位置,国外的图片社、电视台、广告印刷品、公众机构、NGO都非常需要这些照片,形成一个相关的产业链,摄影师可以以此为职业养活自己而且生活得不错,而在国内基本上就只能当爱好。更不幸的是,中国,是全世界野生动物最怕人的国度。包括我在内,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伸出手指都数得过来。

 

 

 耿云生

 

  耿云生(昆明摄影师,“乌蒙矿工”系列作者)

  我给绿色和平做过摄影顾问,为长期挖掘云南的稻米文化主题,我们挑选了5个不同民族的农民,发给他们相机,让他们记录身边的事,同时也培养了我在教育方面的认识。而和香港“社区伙伴”的项目“变化中的昆明”,则是回到城市,选择各行各业的8个志愿者,也一样记录他们眼中的城市。这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城市人之所以更难把主题拍好,是由于自身面临城市的诱惑,分散你的注意力,这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很不一样。

 

 

李泛

 

  李泛(西安摄影师,“彝人影像”系列作者)

  对于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题材,摄影师总是经历着从猎奇到深入再到如何用镜头展示相关题材使之经典化的过程。如果摄影只走纪实路线,那势必沦落为文献和文字研究的附属品。我本身就在教授新闻摄影,深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影像垃圾,如果我们新闻人能预感自己在荷赛获奖,那就是荷赛的失败,人家一直在努力开拓新闻摄影的思路。新华社的陈小波老师和我都希望摄影作品得有“庙堂之气”,得让人挂上去就舍不得拿下来。

 

 

陈小波

 

  陈小波(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中国:从50年代到现在”图片展策展人)

  这组从新华社图片库400万张照片中挑出的100张,是继去年在布鲁塞尔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之后,第一次在国内亮相。备展之初,比利时的策展人和我们都明确了不要宏大叙事的原则,于是剔除了那些伟大成就和极端事件,也拒绝了西方传统视野中红灯笼、长江黄河的中国符号。而是将主角还原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上,让人们看到几十年来的天灾人祸中,中国人是以怎样一种延续着东方哲学的智慧生存下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华社记者正名,大事之外的每一天每一处,他们都以影像记录了历史。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

 

  阿诺•拉菲尔•闵奇恩(芬兰裔美国摄影师)

  我自认为是一名纪录片摄影师,如果你看到我的手臂从雪里伸出,那么我确实埋在雪下面。因此我从来不用模特替身,一切拍摄都是亲力亲为,毕竟这很危险。我是街头狙击手,我相机前发生什么,现实中也发生什么,没有双重曝光,没有数字处理。但我也从内心看这个世界,“你内心所发生的也在相机前发生”。与其表现世界的外在模样和混乱,我更希望能展示关乎我们恐惧、希望、欲望以及我们的内在世界。

 

 

凯特•布里基

 

  凯特•布里基(澳大利亚女摄影师,黑白底片,手工上色)

  我热爱自然而且并不信教,所以从不畏忌给黑白照片进行上色,我并不太那么喜欢那些人文、建筑和社会题材。在我看来,所有的小生命,植物、动物,结局都是一样,变老后死去。我的作品聚焦于小鸟和花朵的细微之处,我自己没学过生物,但丈夫是搞生物研究的,而且是微生物,或许这对我的创作有所帮助,谁知道呢?

 

 

杰瑞•史帕格诺里

 

  杰瑞•史帕格诺里(美国摄影师,达盖尔银版照相法的杰出代表)

  我最新的“本地故事”系列,呈现了我所喜欢的历史观,所有的大事件不过是历史很小的片段而已。历史,由例外于新闻的日常所构成,奥巴马在重要的演说之外,也得睡觉、吃饭、上厕所、穿衣服。历史由一个个普通的个体组成,我喜欢人群,如果来得及,很想去拍火把节盛况。关于拿破仑经典战役里的人群,是事件;而关于一个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是历史,太阳底下的历史。所以,我热衷于用自己制作的相机,拍摄最恰当时刻的太阳,经过胶片上特殊化学材料的反射,蓝天总能呈现更不一样的蓝色,人群显得融化在了历史里。

大理国际影会(154)
奚志农(9)
摄影(5542)
陈小波(12)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