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头条 > 闽西南-福建土楼摄影之旅

闽西南-福建土楼摄影之旅

nicky
guxuechang
2008-03-05

2006年春节,我和好友伦巴第人一起去了闽西南客家人生活居住的南靖和永定地区采风。那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山区。顺着生命的纽带,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北至宁化,南至梅洲是客家人生活的狭长山区地带。客家民系的形成要追溯到南朝侯景之乱,和而后的安史之乱、宋帝南迁等一次次的动乱而引起的大批汉人南迁,到这个赣闽粤相结合的大山地区。这里远离战祸同时又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这些南迁来的汉人在与当地土著和其他少数民族经过长时期的斗争与融合之后慢慢形成了后来的客家民系。赣南、闽西、粤东,行政上分属于三省,但在地理和人文上却浑为一体,都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在这些大山里有一种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观”的建筑,它就是现已名闻遐迩的福建土楼。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四散在广袤的山区里。其形式有圆楼、方楼、椭圆楼、八角楼等多种样式。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平和、诏安、云霄、漳埔、华安等县。由于时间关系,此次探访只有3天。但已经为我们揭开了土楼神秘的面纱,土楼不愧被称作“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土楼的夯土墙技术,是登峰造极的夯土文明。用最简单泥土,以古老的夯土版筑工具造墙,没有任何现代设备,没有建筑师,土墙怎么能造得十几米、二十几米高,造出这么辉煌的高层庞大住宅来呢?这是国外学者和游客最为不可思议的问题,这也是土楼的科学所在。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之标准技术,夯土墙的高与厚之比为三比一至四比一,即墙高十公尺墙厚二点五至三公尺多。而南靖县土楼墙高与厚之比大致为六比一至七比一,四层土楼底墙厚一般1.5米,五层高土楼15--20米,墙厚约1.5—2米。如此薄之楼、却造出极其坚固耐久之高楼,其奥妙何在?奥妙就在土的配方与夯筑技术。南靖古土楼用的是极其粘韧的生土,无腐植质的净红壤土,再配以细河沙或田底层泥,经反复翻锄之后,上堆让其发酵成为熟土,墙中放竹片或小竹子,为墙骨起拉力作用,然后才用以夯墙。土的选配发酵及其干湿度的掌握,其技术具有极强的经验性。



  最堪称道是干夯三合土墙。这种三合土墙以石灰、细沙、黄土各等量拌匀,再掺入红糖水、糯米饭汤,揽和成乾湿适中,制版不软塌的凝固状,以墙模版筑成三合土墙。这种墙异常坚固,永久不变,胜于低号水泥,在水中浸泡不坏。

塔下村在城里人眼中,青山绿水,新桥老楼,民风古朴,是胜似江南古镇的“山中水乡”。村里二十几个土楼群中有一座裕德楼,形似围裙,是“水乡”一道独具魅力的奇观。



  裕德楼座落西北,门向东南,背依青山,前临山溪。白花花、亮闪闪的溪水,好像钱银自门前滚滚流来。这座土楼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原楼每层32间,四层共128间,设有四个梯上下,一个大门出入,楼外直径23米,属中型圆土楼。楼内一层为橱户,二层为仓库,三、四层为卧室,置有石碓、土砻,挖有一口公用水井,井水清甘甜,滋润着楼里二十几户张氏人家。



  1972年春天,张氏后人张庆重以当年被军阀烧毁的旧楼,土墙依然竖立在村里,圆得坚固,想起祖辈创业的艰辛和土楼的养育之恩,便拿出七万元人民币作为修复毁楼的资金。在家乡的堂亲遵照庆重的嘱托和计划,先修复前半楼,又在后半楼盖上护墙瓦。修复的前半楼每层10个房间,一间楼厅,二间梯道,一共13间,四层共52间,原住户便陆续迁回楼里居住,现有张氏8户70多人居住。



  年轻的少主人以及他的父亲都是教师,他告诉我们塔下村由来的故事:塔下张氏祖先原住永定县,初迁广东大埔县长教,又迁移到南靖西边的马头背,后移住平和县小溪经商。移住平和县的这位主公有二子,老大留在小溪,老二迁回马头背。但马头背是个小地方,没有多大发展余地,于是试向山下谷地寻找发展。踏下来一看,找到现在这块小盆地,风水很好,就在这里开基创业发展起来。故名“踏下”,后来讹为“塔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