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头条 > 鲜为人知的奇丽风貌 盘点30个中国秘境

鲜为人知的奇丽风貌 盘点30个中国秘境

Voyage新旅行
Voyage新旅行
anne
2011-02-24

因盐而兴的城镇

 

  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为什么集中了如此多的宗教场所?我在拍照时遇见一位当地老人黄永寿,他对诺邓的过去此如数家珍,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明朝中后期,诺邓成为滇西最为繁盛的城镇。这里曾经往来着许多盐工、商贾,以及与盐政有关的官吏,“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十土奇,行商坐贾交流密,芒铃时鸣驿道里”描述的便是那时的场景,现在村里那些光滑的石头,便是当年那些驮队留下的。

 

  

村中公共学堂

 

  在来这里前,我曾数次到过楚雄禄丰县的黑井镇,它是茶马古道真正的起点,但因盐而兴,因盐而衰,从那里听到的信息是:茶马古道上至今保存完好的,只有黑井和诺邓,都是曾经极为风光的盐都。然而黑井已经成为非常商业化的旅游景点,诺邓依然保持着质朴的风貌。

  黄永寿说:如果把通往诺邓的公路和电线杆去掉,那这里的风貌和明清时代没什么区别。寺庙、牌坊、会馆、祠堂、府第、巷道、墓葬,在这个小小村落里全都有,民居虽然已经老旧,却是化石级的历史见证。

 

 

俯瞰“八卦太极图”

 

  2007年,黄永寿办了家庭博物馆: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家庭博物馆的成立,一是受大理博物馆的委托,二是自己家里宝贝比较多比较完整。为了保护当地文化,大理州决定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生态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例。黄永寿祖上黄霞昌是诺邓井有名的盐产业大户,从事盐业的同时,耕读传家,世代相袭。500多年来,黄氏家族共出秀才百余人、贡生26人、举人4人、进士2人,有“复甲留芳”之美誉。于是自然地,家里便累积下来很多宝贝,现存250多件艺术珍品。

  在诺邓,像黄永寿家这样保存完整的不算太多,但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些 。一个300多人的小山村,每家每户都有历史背景和价值不斐的古董,家族先辈留下的手稿、工艺品,亲手触摸这些东西时,才真切地感到文化的深厚。我曾在一家自称是乾隆进士后裔的家中见到雕刻精致的板壁纹饰和进士大人使用过的大号雕花书案。书案被遗忘在偏僻的山村里几百年,雕饰的色泽也一年年加深,现在看上去,已经是纯粹的灰黑色,炭化了一般,厚重而不失气派。同样沉重厚实的条案上放着一个随便用胶泥粘合起来的碎瓷花瓶,看上去也是明代遗物。

  以前村民不知道自己家中那些“破玩意”的价值,有人甚至把它当垃圾丢了。黄永寿指着一个黑糊糊的木罐说:“这是村中群众丢弃后,被我捡回来的。”慢慢的,村民们都知道如何对待过去了。

中国秘境(1)
奇闻(53)
旅游(296)
景点(32)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