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海带林上看着冰洞口洒下的“天光”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我们呼出的气体积聚在冰层下像珍珠般滚动,白鲸用鼻子推着你玩耍,此刻,训练的艰苦以及穿过半个地球的旅途困苦都不值一提。有人说:跳下冰洞时是孩子,跃出冰面的已是成人,冰潜是成人的潜水!
特约摄影师 林少雯博士
林少雯博士常年旅居欧美,旅行和摄影是他诸多喜好中的最爱。三年前因一个偶然原因“染指”潜水,即沉湎于这“蓝色鸦片”中不能自拔,居然在两年的时间内潜遍了包括南北极在内的七大洲。“以敬畏和感恩之心潜好每一潜,过好每一天”是他的潜水“格言”。
每天上午九点半是度假村最热闹的时候,一辆辆机动雪橇停在主楼门口,每个潜客都迫不及待地扛着“长枪短炮”坐进雪橇,搞笑的是度假村养的几只狗也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硬是挤进已经人满为患的雪橇,而且居然就“厚颜无耻”地站在我们视如心肝宝贝的水下摄影器材上面和我们一起出发去冰潜。
冰封的白海雪野皑皑,放眼望去不知哪里是海的尽头,哪里是天的开始,只有一座小雪坡上的几棵白桦树,标示出大海冰封前那里曾是一座小岛。在一片百米见方的雪地上有近十座安装在雪橇上随时可以移动的小木屋,木屋里有烧木材的火炉、挂衣服的架子和椅子,这是冰潜员换装和休息的地方。我们的潜具也要放在这些木屋里以免暴露在极寒的雪野被冻坏。还有一间较大的木屋是餐厅和会议室,一间小木屋里放空气压缩机,可以随时给潜水气瓶充气,而那间最最暖和的小小木屋就是我们的流动厕所了。就这样,在这冰天雪地的北极旷野中,我们的吃喝拉撒潜被同步解决了!
艺高人胆大的卡迪亚大秀冰下倒立特技 F11,1/60秒,ISO500
每间小木屋的边上都有一个俄国人称之为MAINA的冰洞,边长约一米左右,或三角形或四方形,开成这样的大小和形状是为了便于冰潜员返回冰面时有更好的支撑,开洞时挖出的冰就堆在冰洞的外侧,以警示路人避免误入冰洞。
冰潜证考出来后的第一潜,我和潜伴结组下潜, 教练自己系一根绳在一旁观察,那个潜点叫“生物过滤器”,以观察水下冰层结构而闻名,最深的地方有十多米,结果我们下到5米之下就发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夜潜,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我的潜伴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了“升降机”上上下下的游戏,而她那摄像机上的强光灯不时直接对准我的眼睛,等她的灯转开后我是什么也看不见,此时最大的危险是由于紧张呼吸加剧,气流量增大将会导致一级头快速降温而冻结自流。此潜我是第一潜水人,在黑暗中还要维持和冰面的沟通以及保证我和潜伴不会被安全绳缠绕住。
此时此刻才知道一贯怕冷的我为什么会迷上冰潜,为什么自2008年以来每年都要来冰水里泡一泡,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领悟自然的强大和自己的渺小,从而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强化自己在危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心态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借助潜水灯的照明我终于帮助潜伴找到了作为参照物的岩石,并向她发出手势:我们潜的太深了,上升。回到水深3米处时我们总算看见了梦幻般的水下冰层。
亲亲我的宝贝 F9,1/125秒,ISO100
可爱的白鲸与人非常亲近 F10,1/125秒,ISO500
与白鲸共度水下蜜月
作为和海洋生物研究所合作的一个科研项目,北极圈度假村还圈养了5条白鲸,其中两条约3米长的雌性白幼鲸生活在20米乘以10米的空间里,水深7米,池底和四周都有网,水面一半开放一半有冰层。就在这个封闭的水域里潜客可以与它们共潜,这也是不少潜客慕名而来的主要原因。来自以色列的女孩黛夫娜就是独自来白海与白鲸度“蜜月”的,她万里迢迢地赶来接受严格的冰潜训练就是为与她钟爱的白鲸零距离接触。
其实一直到我离开北极圈度假村,我也没有悟出我们和白鲸共潜到底对海洋生物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这恐怕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议题吧。但从潜客这个角度而言,与白鲸共潜确实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白鲸的体态尤其是脑袋长的非常像海豚,和海豚一样,白鲸也很贪玩,它们似乎对水下闪光灯特别感兴趣,一直拿鼻子来顶我的闪光灯,有时玩得兴起,哪怕我刻意地躲着它们,它们还是拿鼻子追着顶你,直到把你在水下顶个人仰马翻。和海豚一样,它们在水下玩一阵就会到水面要鱼吃,不给吃,就偷懒!
三角形冰洞旁边放的是冰潜和拍摄设备 F8,1/200,ISO100
可移动的配有火炉的冰上潜水屋 F3.5,1/40秒,ISO100
这两条雌性白鲸的“性倾向”似乎有点问题,它们对女性潜客好像情有独钟,我的潜伴乔安娜和黛夫娜就很受它们青睐,尤其是黛夫娜,居然被白鲸亲个不停,这些亲密的举动令我们这些备受冷遇的男士心里顿时感到了北极的凉意!据说这两条白鲸近日要启程前往上海水族馆,如果可能的话到时一定到上海水族馆去会会这两位可爱的“老朋友”。
卡迪亚冰下行走秀绝技
当下到冰洞后第一次把脸浸入冰水中时,仅仅几十秒钟的时间,裸露在潜水面镜和头套外面的皮肤就已经麻木了,冰冷感迅疾地被传递给了大脑,我被刺激得异常清醒。潜入冰下第一眼看到的是茂密的海带林,和其它海域绿色的海带不一样,这里的海带都是铁锈一般的暗褐色。它们长得如此茂盛,我漂浮在海带林上时略微下沉就可以感到它们的弹性,有几棵居然一直长到冰层的下端,像暖房里的盆景一样煞是好看。冰下不时漂过几个边缘散发着荧光的海蜇,有几条像石头鱼一样的小鱼可能是第一次看见冰潜员,一点也不躲闪,直瞪着眼睛看着我们向它们游去。
潜水中“墨菲法则”常常令人哭笑不得,往往当你不带相机下水时,水下总有很多惊喜。但当你带着相机下水,刻意地要拍一些东西时,最大的“惊喜”是水下什么玩意儿也没有。我们这次又被“墨菲法则”玩儿了一把,冰潜课时不准带相机,水下生物无限,等到毕业后带了相机下去,这些鬼东西不知都躲到哪里去了。
在冰上做保护,绳的另一头是生命 F6.3,1/249秒,ISO160
狗拉雪橇越野游途中的篝火午餐 F7.1,1/200秒,ISO160
此行最开心的两次冰潜分别是由两位俄国女潜水教练担当第一潜水人,我带相机下水的两次。
第一次是由我们的冰潜教练卡迪亚当我的潜伴,行将结束准备上浮时她向我做了个等一下的手势,当我还在纳闷为什么不立即上浮之际,只见她收紧和水面联系以及与我连接的绳索,果断地收腹抬腿,一眨眼的工夫她已头下脚上倒挂在冰层下了,见她又往BC里面充了点气使自己尽管在倒挂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正浮力,可以坚实地倒站在冰层下。目瞪口呆的我没有忘记调整光圈、速度、闪光灯光量,切切咔咔拍个不停,拍好后立刻扔下相机在水下就对她叩头作揖谢个不停。这个“冰下行走”的特技在我们的潜水简报会时被提到过,难的是冰下倒立后由于二级头反了个方向,海水会灌进口里,这时你必须把这少量的海水咽下去。再有一个重要的准备是必须放光干衣中的气体,否则气全鼓到靴子里会把脚蹼挤掉。由于此刻就在冰层下,所以不会产生因干衣内没气而产生对身体挤压的情况,卡迪亚真是技高人胆大呀!
和FRANCO一起潜水旅行过多次,我一直认为他是员“福将”,这次白海之行也不例外,幸运之神一直在眷顾着我们。出发前北极圈度假村所在的地区遭受了一次暴风雪的袭击,气温到达-30℃,而我们在那里的5天,每天都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更神奇的是就在我们抵达度假村的当晚,仿佛为了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展现出罕见的北极极光!
我们的移动充气房 F10,1/320秒,ISO200
狗怕热,我怕冷 FRANCO BANFI 摄
我住的单间 F6.3,1/80秒,ISO200
纯种的西伯利亚哈士 齐狗眼睛是冰蓝色的 F13,1/249,ISO100
出现北极极光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太阳表面要有剧烈的电辐射运动;第二,要万里无云的晴朗夜空;第三,天色要暗,以月缺时为好。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就在我们到达度假村的那一刻,极光出现了!在雪原的尽头和白桦树林的上空,绿色的极光像瀑布般无声无息地飘忽流动,一会儿像飞龙腾空,一会儿像惊涛拍岸,一会儿又像潺潺溪水绵绵流淌,站在这一望无际的雪原上,沐浴在这绿色的极光下,每个人都在尽情地感受着自然的伟大和造物的神奇。北极,这片神奇之地,总是能给我带来难以言喻的惊喜。
俄罗斯白海冰潜地图
如何到达
北极圈度假村(ARCTICCIRCLE RESORT) 离莫斯科2000多公里,离它最近的俄国境内的机场要7个小时车程,所以最佳路线是从芬兰北部进入俄国,虽然也是7小时车程,但路要好走很多。可以直
飞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再转乘芬兰国内航班一个小时左右到芬兰北部的库沙莫(KUSSAMO)。第二天出发两个半小时左右抵达芬俄边境,过关后再开4至5个小时即可抵达此行终点北极圈度假村。
度假村坐落在一片幽静的白桦林中,一幢幢独立的两层别墅既简朴又温馨,主楼的下层是接待室、餐厅、厨房和起居室,上层是客房。客房内24小时提供暖气和热水,餐厅里24小时供应食品和饮料,菜肴有点象咱们的“农家菜”,朴实无华但食之有味,尤其是摆满了一个方桌的甜品令每个人食指大动。在接待室和餐厅之间的起居室可以使用卫星电话上网, 这里也是每天潜水结束后FRANCO给大家就水下摄影指点迷津的场所。在潜水中心的旁边是俄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桑拿浴室,里面还放有用来抽打身体的白桦树枝。桑拿浴室每天晚上开放,先是女宾再是男宾。
冰潜结束喝一杯
冰潜队伍即将出发
本次俄罗斯白海冰潜旅行由瑞士著名摄影师FRANCO BANFI(www_banfi_ch) 担当领队并由专门从事高端市场探险游的荷兰WATERPROOF公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