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色频道行记 > 纪念梁思成:建筑泰斗 行色中人

纪念梁思成:建筑泰斗 行色中人

色影无忌综合
色影无忌综合
高健
2012-01-06

切诺基飞驰着,仍在大(同)运(城)路上,时间已不是昨天,而是又一天了。昨晚在太原休息了一夜,一大早我们就直奔五台山。

为什么山西有这么多的古建筑保留下来了,路上无事,权当说笑,这个话题一再被我们提起。

年轻的古建筑学者房先生,最先说了他的见解:“山西这地方,东边有座太行山,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气候干燥,少受雨水的侵袭,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再加上许多古建筑都地处深山,人祸不及,也是长久保留下来的一个原因,深山藏古寺嘛。”

“那也得有那么多,才能保存下来呀?”摄影师关先生似乎在故意找碴子,无意中又将话题引深了一步。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长期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生产生活,曾有过数次辉煌的时代,当初建筑比别处怕就要多些,加上这样的有利于保存的条件,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也就比别处多了。”我说。

“山西这地方,除了北魏短期以大同为国都,像北汉那样二三十年的小朝廷不算数外,历史上几乎没有在山西建都的,政权更迭不繁,人为的破坏也就少些,许多古建筑,也就安然无恙,一代一代地存留下来,大概也算个原因吧。”

忻州,五台县城,豆村,一个一个地闪过去了。

“看!”房先生惊叫一声,指着前方的一处庙宇说道:“你看那浑朴的房檐,准是佛光寺了。”

小房的古建筑没有白学,还真让他说对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到了佛光寺跟前。

全国第一个唐代建筑——佛光寺的发现,林徽因的远视帮了大忙。



有“亚洲佛光”之称的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1933年梁思成夫妇第一次到山西考察时,林徽因在当时发表的文章中还感叹:“现在唐代木构在国内还没有找到一个”。而到了1937年,第三次来山西考察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佛光寺,这个纯正的唐代木结构的寺庙。

起初他们只是觉得这大殿很是古老,究竟古老到什么程度,心里并没有底。先是梁思成发现,这大殿的屋顶架构,只有在唐代绘画里才有。工作到第3天,远视眼的林徽因,隐隐约约看到,一根顶梁下有墨写的淡淡的字迹。对于考察者来说,再没有写在梁木上或刻在石头上的日期,更让人喜欢的东西了。他们找来村民,搭起脚手架,正当他们手忙脚乱工作的时候,林徽因已辨出“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几个字。而殿外经幢石柱上也有这个名字,且有“唐大中十一年”的刻字。假定石柱是大殿建成不久后立的,已基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唐代建筑。太高兴了,他们把布单撕开浸上水不断擦拭。梁上涂着土朱,一经水浸,字便显了出来,水一干马上又消褪了。费了3天的时间,才读完全文,字体宛然唐风,“功德主故军中尉王”,正是唐代宦官监军时的职务。一座唐代建筑,是确凿无疑的了。


在五台山,林徽因、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同仁发现了中国现存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佛光寺。临走时,林徽因在捐资建寺的女施主——宁公遇夫人的塑像前照相留念。这位唐代妇女为了心中的信仰捐出了家产盖起了这座寺庙,她把自己留在了这里,日夜守护着这香烟燎绕、青灯孤卷的佛陀世界。

过后收到报纸,才知正是他们在山里忙乱的那几天,北京那边发生了“芦沟桥事变”,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此刻,我们站在这宏伟的唐代大殿前。就是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感到这大殿的不同凡响。粗犷的梁头,硕大的斗拱,平稳地前伸的屋檐,如同—个百岁的老衲,威严地俯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小关在频频地按动快门,小房也在照相,则是为了输入电脑作建筑绘图之用。

佛光寺的精华不止于此,北侧的文殊殿是座著名的金代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具有辽金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其建造用减柱法,这种不规则的用柱法,元明以后已不多见,就是在宋金建筑中也很特殊。这样的结构形式,是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中的孤例,也是我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实物例证。

五台山里,后来还发现了一座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虽说建筑年代比佛光寺大殿早几十年,一则规模较小,再是后世多次修葺,其建筑史上的价植,较佛光寺大殿就要稍逊一筹了。

应县木塔——中国的“比萨斜塔”,寻找它,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灵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